俞瑾教授之“生命网络调控观”

作者: 单位:春妮儿 来源:全国中医妇科流派联盟网 编者:
2017-7-24 阅读

俞瑾

   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上海市名老中医。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、科研及教学工作50余年,擅长多囊卵巢综合征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卵巢功能低下性不孕等生殖内分泌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。


    生命网络调控观的内涵

    俞教授认为:人体是由大大小小的网络交织在一起构成的,大到每个系统,小到单个的细胞,都有自己的网络,而这些网络间又依靠受体、酶、因子、微RNA(microRNA)等物质为介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构成了人体这个大网络。当人体健康时,各个网络之间功能协调,“阴平阳秘”。而疾病的发生即是人体内某个网络的功能失调,同时也可通过受体、酶、因子等介质发生“涟漪”样的现象而波及其他的网络,因此在疾病发生时,都有一个生病的“主干”和由此而波及的“支干”,只有当“主干”恢复后疾病才可痊愈,同时“支干”的功能恢复,也会影响到疾病的转归。另一方面,人体的网络与外界环境也是相互影响、相互交流的,两者之间存在着“对立统一”的关系,即中医所讲的“天人合一”。俞瑾教授认为“肾主生殖”是女性生命网络调控的主干,诊治妇科疾病应从“肾”入手,提纲挈领。


   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

    多囊卵巢综合征基本的病因病机为“肾虚痰阻”,病久可致“痰瘀互结”。归根结底,本病的主干是“肾虚”,临床上可有肾阴虚和肾阳虚的不同,支干是“痰”、“瘀”,使临床证候更为复杂。

 

    辨证观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

    肾为水火之宅,肾阴肾阳互根互用,因此治肾虚应以平衡肾中阴阳为主。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,俞瑾教授将病人分为肾阳虚痰阻和肾阴虚痰瘀互结两型治疗。


    坤泰1号方以补肾温阳化痰为主,方中以仙灵脾补肾助阳,贝母清热化痰为主药;补骨脂阴中生阳,菟丝子补肾益精,阴阳双补助仙灵脾补肾温阳之功;皂角刺活血化痰,通血脉。全方可使肾阳充而化气消痰以调经,用于肾阳虚痰阻为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。

    坤泰2号方滋肾祛痰活血为主,方中以生地滋肾养阴,贝母清热化痰为主药;知母泻无根之肾火而坚阴;龟板补肾滋阴;白芍养肝血;当归补血活血调经。全方益肾阴清虚热,减少肾中精血的消耗,消痰活血以调经,主要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以肾阴虚、痰瘀互结为主者。

临证加减:

肥胖明显加昆布、冰球子、泽泻;

咽中有痰加川贝、象贝;

舌质暗有瘀加茺蔚子、桃仁;

心烦、压力大加柴胡、丹皮、香附;

头发油腻加黄精、玉竹、制首乌等。

 

 


   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“雄激素增高”造成的疾病,过高的雄激素可以来源于卵巢,也可来源于肾上腺,增高的雄激素可直接抑制卵泡生长发育和成熟,同时还可通过促进患者的胰岛素和神经肽的分泌,而间接地影响卵泡的发育成熟,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实际上是神经一内分泌一代谢网络失调的疾病,其主干是“雄激素过高”,支干包括有“胰岛素抵抗”、“瘦素抵抗”和“肥胖”等等。

 

    基于以上观点,俞教授根据血雄激素的来源以及是否合并胰岛素拮抗,将多囊卵巢综合征分为二大型四小型(PCOS I a、PCOS I b、PCOSIIa、PCOSIIb)论治。俞瑾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复杂性、异质性,决定了其治疗也应该是多元性的,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治疗都有其局限性。因此临证会选择性地配合二甲双胍、地塞米松、炔雌醇等西药周期性治疗,以降低雄激素,提高雌激素效能,促进排卵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俞瑾教授西药的运用,也是在“辨证”的基础上运用的。比如,对于雌激素的运用,除了要参考性激素指标外,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、是否有盆腔手术史、有无经过促排卵治疗、有无口干、有无透明白带等情况来调整每个周期的雌激素用量。

心理治疗亦为俞教授所重视。


    典型病例

    陈某,女,20岁,2008年11月28日初诊。


    自觉体毛增多4年,月经周期延后2月余。患者12岁初潮,月经周期4-5/28d,量少,偶有痛经,经间期透明白带少,经前无乳胀。16岁起自觉体毛增长明显,月经尚规则,在外就诊即予达英治疗6个月,后因服药期间头痛停药,停药后痤疮明显增加,行中药治疗,效果欠佳,末次月经2008年9月28日,现因2个月月经未潮就诊。症见:口干,心烦,痤疮,发油,近2个月体重增加7斤(腰腹部为主),便秘,舌淡暗,脉细。妇科检查:乳头发育小,腋下、颈部色素沉着明显,大腿见白色皮纹,小腿毛粗长,WHR0.87外阴未婚式,阴毛浓密,有色素沉着;子宫中位,略小;双侧附件未及异常。血激素检查:促卵泡激素6.45 IU/L, 促黄体生成素8.94IU/L, 雌二醇44pg/mL,睾酮0.96ng/mL,雄烯二酮3.78ng/mL,胰岛素释放9.9/56/116/84/40.7 IU/L。B超提示双侧卵巢内小卵泡数大于12个。西医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IIb型。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,证属肾阴虚痰阻。中药治以益肾化痰调经。

 

    生熟地、龟板、枸杞、仙灵脾、菟丝子、知母、黄柏、黄精、象贝、白芍、石菖蒲等,每天1剂,水煎服。

 

    西药:地塞米松0.75mg,qd,共14 d;二甲双胍0.5mg,tid。以此方案,第一个月出现BBT双相,但逾期未来潮,给予肌肉注射黄体酮10 mg,qd,3d撤退出血;第二周期依照上述方案进行外,另月经第六天加炔雌醇0.025 mg,20 d,BBT双相,自行来潮。复查内分泌:睾酮0.6 ng/mL,雄烯二酮1.89ng/mL。此后维持以上方案治疗近2年均见双相体温。

 

    本文摘编自潘芳《俞瑾教授之“生命网络调控观”指导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初探》,特表致谢!

分享:
免责声明:本网所发布的会议通知,如非特别注明,均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向广大妇产科医生及妇产科从业者传递更多信息、促进学术交流、学习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请广大妇产科医生认真鉴别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,本网不负任何责任。

关于我们版权声明业务合作联系方式诚聘英才网站地图帮助中心
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(京)-经营性-2010-0046

妇产科在线 Copyright © 2010 www.cogonline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60573号-11

妇产科在线所刊载之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目的。您从妇产科在线上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、治疗疾病及您的健康问题。

本站所有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学事业发展,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。